第202章

  但?她也是实在想不通,去年拿了茅盾文学奖的作者是她一手发掘的,可是出版的书竟然?一年只?卖了不到五千册。
  这几乎让他们收不回本。
  袁小雅虽然?在外人看?上去精明强悍,但?私下里,总在自我怀疑。
  星途是和她一路成长起?来的,在00年代也辉煌过,怎么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?
  难道她的这一套传统的出版理念真的已经过时了吗?
  现在,他们的出版社因?为付不起?n+1的赔偿款,总被之前裁掉的员工上门讨要。
  她是唯一的编辑,也有三个多月没拿过工资了。
  不管是她还是星途出版社,都要坚持不下去了。
  但?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她还想发行一本新书,这到底是不是天方夜谭呢?
  “小雅,忙完的话就先回家吧,出门的时候小心一点,别被之前的熟人看?到了。”总裁找到袁小雅如是说。
  袁小雅点点头。
  目前星途出版社只?有他们两个人了。
  “你觉得还行吗?”总裁又问道,“毕竟你也知道,这只?是一个大一学生的实习日记,他之前甚至没有过任何作品……”
  “我也不知道,”袁小雅变得不再自信,“我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只?击中了我,还是也可以击中别人。”
  “但?哪怕是击中了很多人,我也无法预测这本书的市场成绩,毕竟我们之前出版过很多质量过硬的新小说,但?销量也不忍直视。”
  总裁听到此,叹了口气?:“尽人事,听天命吧。”
  他们已经是把全部身家压在了这本新书上,如果?这本书的收益不好,那?么星途将彻底宣告破产。
  堪称破釜沉舟了。
  但?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,就是这样一本书,竟然?引来无数学者为它作序。
  而?这些事楚孑甚至都不知道,因?为在半个月前,楚孑就把这本书的所有事都全权交给了袁小雅。
  袁小雅也只?是把这本书发给了关于殡葬学与死亡文化的几位学者帮忙看?看?,没想到他们都主动提出为这本书作序了。
  而?这本书的名字,楚孑本来起?的是《我在殡仪馆帮助亡者和他们的家属》。
  袁小雅觉得楚孑真的哪都好,就是不太会起?名。
  这书名也在几位学者看?完之后获得了一致的吐槽。
  于是他们悄咪咪的替他改了个名,并将“我在殡仪馆做实习生”几个字放在了副标题上。
  这消息早就发给楚孑了,但?楚孑一直没有回复,袁小雅就当他是默认了。
  “叮咚,您收到一封新邮件。”
  袁小雅正想着这本书该用什么宣传策略,突然?收到了一封邮件。
  是新闻出版总署发来的,通知他们已经取得了书号,并将这本书录入了cip备案。
 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印刷售卖了!
  袁小雅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她找到的一众学者和楚孑本人。
  璞兰市。
  楚孑刚全心投入的看?完纪录片,伸了个懒腰,发现自己的手机收到了无数条信息。
  龙茗教?授、孙教?授、赵教?授、王教?授、艾院长、猫教?授、袁小雅……
  都发来了消息。
  而?信息的内容出奇的统一。
  “恭喜你!!!你的书要出版了!”
  “我一定提前购买一百本分享给我的学生!”
  “你这本的序是我写的,回头记得请我吃饭!”
  楚孑还沉浸在挖土的纪录片之中,本就有点懵,然?后他看?到了袁小雅分享过来的截图。
  整个人更懵了。
  “您社出版的图书《他们远行后》已获得出版书号xxxx……”
  楚孑陷入沉思。
  这是什么书啊?
  第69章
  直到楚孑看清了袁小雅发来的这本书封面?的图片, 上面?有一行小字“我在殡仪馆做实习生”,楚孑才恍然明白。
  哦,原来这是他的那本实习日记!
  怎么?他起的名字变成这么小一行字了!
  多?么?简单、直白又令人?记忆深刻的名字啊!
  不过, 这?并不是重点?。
  重点?是这?本实习日记竟然要出版了。
  楚孑难免觉得有些心?慌。
  他除了论文没写?过别的东西,当时记录下这?些实习日记, 也纯粹是为了从中看看有没有可以提炼成论文题目的内容。
  这?样的东西, 竟然出版了?
  还是被袁小雅这?位业内大牛看重才出版的……
  这?感觉不是很真实。
  很快, 袁小雅又给他发来消息。
  [楚孑同学, 请问你?能在微博上宣传一下这?本书吗?]
  这?就是袁小雅想到最?好的宣传方式了。
  虽然这?本书在殡葬学和死亡学的学者圈受到了肯定, 但专家学者的影响力?毕竟有限, 并没有什么?宣传效果。
  在她认识的这?些人?里?,也只有楚孑有这?种影响力?了。
  虽然楚孑已经官宣退圈了,但现在他的微博也还是有几百万粉丝撑着的,哪怕这?数据含水量再高?,但总也是有点?用的。
  他们出版社现在也没太多?钱, 只能先第一批印六千册,看看市场表现。
  如果卖的不好, 可能这?六千册就是星途公司的绝唱了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