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琴瑟和鸣,小皇帝迎娶俏皇后2(无H纯
长久的沉默在车厢内蔓延。侯景看着她紧抿的唇和苍白的脸,仿佛已经知道了未说出口的答案,却并未显露太多意外,只是发出一声沉重的、带着失望的叹息:
“看来……太后娘娘心中已有定夺……不过,”他话锋一转,带着最后的不甘,“侯某还要多嘴问一句——你可知道,那郭怀恩的遗孀,元英娥,为何宁可背负天下人的唾骂与耻辱,也要改嫁藩王为妾?”
“为何……”裴玉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郭府门前,那个抱着婴儿、在血泊中绝望跪伏的身影。她本以为,那会是个誓死守节的贞烈女子……
“哼!”侯景冷笑一声,眼角的旧疤在昏暗宫灯下显得格外狰狞,“自然是因为——滔天之恨,刻骨不甘!”他声音陡然转厉,“秦晦以莫须有之罪,屠她郭氏满门百余口,还要扣上谋逆的罪名!只留下两个襁褓女婴和她一个孤苦遗孀!此等血海深仇,她元英娥,岂能甘心?!”
他顿了顿,揭露尘封往事:
“当年在北齐,身为公主的元英娥,就与彼时还不是凉王的宇文澈……有过一段私情,宫中老人都有所耳闻。只不过,先帝受禅登基后,为处置北齐宗室女眷,拉拢将领,硬生生拆散鸳鸯,将元英娥指婚给了郭家。如今郭家覆灭,她走投无路,自然会去寻她那‘老相好’!此刻,恐怕正卧于藩王身侧,枕戈待旦,日夜筹谋着……如何复仇雪恨!”
“你……与我说这些……作甚……”裴玉环十指深深嵌入掌心,其实心中已隐隐猜到答案,声音带恐惧的颤抖。
“哈!”侯景猛地提高声调,带着一种近乎悲愤的激昂:
“太后娘娘蕙质兰心,难道非要侯某把话挑明到不堪的地步?!”
“其一,我是在告诉你!纵使不除秦晦,那些藩王——譬如宇文澈——也绝不会安分!他们总会找到借口,颠覆朝廷!侯某自身的经历便是铁证!若无野心,藩王们何必费尽心机,在大内安插暗桩,预留内应?!”
“其二,我是在告诉你!这世上,有的是比男人更有血性、更敢赌命的女子!她元英娥,为报血仇,甘愿委身做妾,忍辱偷生,赌上一切!你裴玉环——”他霍然转身,竟一把掀开车帘,带着一身夜风的寒意猛地闯入车厢之内!高大的身影带着强烈的压迫感,怒目圆瞪,逼视着她煞白的脸,“——就不敢吗?!”
他的质问如同重锤,狠狠砸在裴玉环心头:
“你又凭什么天真地以为——秦晦会乖乖等着你的小皇帝长大?到时候又会心甘情愿地放下手中滔天的权柄?!”
“你觉得他为什么——要特意让童贯‘照看好’你的孩子?尤其是那个……比陛下还小几岁的宇文琊?!”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、洞悉一切的笑意,“只怕……等陛下再年长几岁,就该体弱多病了……届时这大魏的天子,又可以‘顺应天命’,换个易于掌控的孩子坐了!再给他十年、二十年,等他剪除了藩王的爪牙,肃清了朝堂的障碍,稳固了南北的战事……到那时,他自然可以效仿先帝旧事,行禅让之礼!让这宇文氏的江山——改姓秦!”
侯景的话语如同惊雷,在封闭的车厢内炸响,也将裴玉环心中最后一丝自欺欺人的幻想,彻底撕得粉碎!她娇躯剧颤,如坠冰窟。
若在郭府惨案之前,侯景这番话,裴玉环一个字都不会信!
秦晦固然乾纲独断,甚至冷酷无情,但他确曾救她于杨懿之手……听雪斋内那些日夜颠倒的缠绵,几分真情,几分假意,早已模糊了界限,甚至让她生出一种危险的依赖与错觉。
而侯景,甫一出现便带着浓重的草莽气,行事狂放,言语无忌,更像一个夸夸其谈的赌徒。
然而,郭府门前那冲天血光、绝望哭嚎,如同烧红的烙铁,在她心底烫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。自那时起,猜忌与恐惧的种子,便已在不知不觉间,于她对秦晦的复杂心绪中悄然生根、发芽。
“你们……具体有何打算?”裴玉环的声音干涩沙哑,仿佛从喉咙深处艰难挤出。
侯景见她终于松口,缓缓呼出一口浊气,平复了方才的激动。
“计划已定!明日大庆,仍由秦晦主持典礼。待大婚礼毕,百官松懈之际——”他眼中寒光一闪,“侯某亲率效忠于我的宫廷禁卫,于大典之上,当众……腰斩秦晦!同时,叁王带来的精锐亲卫,连同我们早已埋伏在城内的伏兵,会立刻控制宫城及太安各要害!最后——”
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裴玉环,“由太后您出面,当众历数秦晦罪状!并颁下懿旨,为燕、凉、渤海叁王加封厚禄,设立‘摄政王’之位!昭告天下,自此由叁位藩王轮流摄政,与太后垂帘共治,辅佐幼帝理政!宰相之位,自此虚设!”
“童贯……知道此事吗?”裴玉环追问。
“他知晓个大概,”侯景点头,“但最终如何定夺,他说——全凭太后娘娘您的意思。”
裴玉环微微颔首,一股前所未有的、足以压碎脊梁的重负骤然降临。先帝在时,她只需做一个无忧无虑、享尽六宫恩宠于一身的皇后。先帝崩后,杨懿、秦晦相继掌权,她随波逐流,如同飘萍,任人摆布。
如今,第一次真正站在足以倾覆王朝、改变命运、决定无数人生死的十字路口,那沉甸甸的、令人窒息的压迫感,让她几乎喘不过气。车帘外宫灯摇晃的光影,仿佛也染上了浓重的血色。